撰文:楊政峰

木麻黃生命力強韌,也已適應金門環境數十年了

我過去曾說過,金門的木麻黃更新良好,沒有老化問題。看看后豐港這片被填海造陸的海域,葬送了洪門港的漁村文化,卻荒廢在那裡,隔斷漁村對海的思念。

木麻黃的種子四處飄散,不放過任何可生長的土地,這片填海造陸地,閒置多年後也長出了木麻黃。

DSC06154.JPG
DSC06155.JPG

1180452205_o.jpg

博弈公投後,接續而起的又是「金門何去何從」的老話題。

既然絕大多數的人都決定金門不發展博弈,至少是希望金門的環境、民風維持現況的。我也不希望金門總是以廈門為榜樣,每個城市鄉鎮如果都朝這個模式發展,只會陷入經濟競賽的困局,當一個經濟興起,接著就會步上沒落的步伐。於是就會有更多的建設,造成高密度都市化都是消耗資源的結果,台灣殷鑑就在眼前:高雄市各項建設方興未艾,捷運卻年年虧損,但已是舉債全國第一;五號國道開通後,宜蘭農田種滿農舍,旅遊業卻步上墾丁後塵;而墾丁地租房價的水漲船高,高消費低特色成了拖垮觀光的全國性示範。

1180452983_o.jpg

金門這塊土地雖住了不少原籍金門的人,也有愈來愈多落籍的「外地人」,相信有不少人是愛上了金門緩慢的生活步調、怡人的田園風光與獨特的人文特色而留下來的。就像馬祖東莒大埔村,一群原本只是短暫「換生活」體驗活動的人,卻從此留下,並營造、活化了大埔村的聚落、軍營。

金門何去何從?我在三年前寫的《別再寵金門》就已經明白指出,金門的資源不用他求,金門的發展重在「保存」,而非「建設」。

我算是希望金門以自有特色發展觀光產業的人之一,惟有保有特色優勢,金門才有生生不息的潛力。再度省思「金門何去何從」的迷思時,許多視為「發展」的行為都在削減金門的競爭力。

一個有競爭力的觀光景點,要吸引人暫不考慮沖繩、宿繩等出國行程,而要先行花費近五千元的機票來,要具備以下特色,試問金門有麼?

一、絕世美景:金門以前是有的,良田阡陌、綠色隧道、小橋流水,有如童話故事的場景。

二、豐富生態:金門現在還是有的,但是已現危機了,三天兩頭的水獺路殺、棲地縮減。原本的島嶼水鄉讓眾多野島棲息的環境也在緊縮中,想想二十多年前的金沙水庫,重建堤岸、底層後那群裏海燕鷗、紅嘴鷗呢?還有啼笑皆非的古寧頭鱟保護區!

三、獨特文化:有形來說就是閩南聚落,無形的來說就是風土民情,看看古今混雜的聚落、「修一棟死一棟」的古宮廟、形制走樣到不行的家廟、宗祠。

針對墾丁遊客雪崩式,新的報導說得很好:「觀光客暴增後的墾丁,過度開發,少景點的天然美,若再碰到貴得嚇人的高消費,也難怪再也無法吸引國人來。」

1180452473_o.jpg
1180453203_o.jpg

1180451800_o.jpg

往者已矣,來者可追,為政者,當地鄉親,可以改弦易轍,讓金門變回原來的樣子,這才是競爭力,這才是潛力。

四、除了在地優勢外,交通問題一直是金門的致命傷。不是指島內的交通,我指的是對外的聯通。飛機有價格與天候的劣勢,這很適合分秒必爭的商務與救護。但旅遊原就應「慢行」,我不明白台灣五個離島中,其他離島兼有飛機與交通船,小硫球雖然沒有飛機,但船航行只要十餘分鐘,所以是重要交通工具。唯獨金門沒有船,過去金門也曾有過快輪的。提振觀光,增加海運一線有其必要性。

看著遍地萌發的木麻黃幼苗,年年開花年年結果的木麻黃大樹,金門何去何從,不言可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蜜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